最新消息

醫療X數位的專業聯盟,敏盛醫療體系期與資策會攜手創精準健康生態系


資通訊是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鍵

敏盛醫療體系於 45 年前以一家 17 床的外科醫院為起點,歷經規模拓展、企業轉型,前期多以「醫院」作為發展的主要目標,一直是桃園民眾所仰賴的地區醫院。由於發展自社區,對基層醫療更為關切,近年來在社會高齡化的趨勢下,加上民眾的健康意識也逐漸提升,敏盛延伸出慢性病醫療、長期照顧、預防醫學等服務項目。

「若局限於經營醫院,則範疇過於狹隘,我們非常瞭解醫療健康整體的延續性,原本雖是從單一的醫療開始,但發現制度面或市場條件不足,而開始從人的角度來看,如何把需要的東西串起來,所以這五年來才會有躍獅連鎖藥局、哈佛健診的併購。」楊弘仁說明打造大健康體系的初衷,因此近年來更努力布局,整合從養生到養老的完整服務。

橫向整併不同業態,可預見的是節點變多、串聯複雜,以往可以用管理的手段,建立制度規章,但彈性變小、機會也因此變少,非數位轉型之良策,正處於兩難時,資通訊帶來了觀念與工具的突破。

楊弘仁指出「資通訊本身就是促成企業、產業或社會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力量。」他積極導入資通訊,推動 OMO( Online-Merge-Offline ,線上與線下融合)。兩年前在收購躍獅連鎖藥局後,開始與資策會合作,使深入社區的躍獅連鎖藥局,成為醫療與數位整合的實驗場域。


連鎖藥局深入社區,是最佳試金石

躍獅藥局與資策會合作「企業出題-智慧健康照護類別」的物聯網創新產品募集與實證測試。透過資策會號召大量跨域並具相關解決方案的物聯網產品服務,由躍獅連鎖藥局提供空間、體驗者,透過使用者的體驗回饋,讓產品服務做更成熟的優化,也在未來商用發展上能更趨完善。

此外,資策會亦提供「跨裝置數據歸戶系統」與敏盛體系經過一系列招募、評選、導入等互動過程,現階段已完成多種跨品牌居家健康照護聯網裝置的數據串接,包括生理數據量測裝置、防失智的認知互動評估裝置、居家作息安全追蹤裝置、定位追蹤及肌力/柔軟度的檢測裝置等,未來透過資策會所開發的 IDEAS Chain 平台,使用者即使更換裝置,也能找回個人資料,是完整的個人化數據行為軌跡追蹤管理服務,也使藥局能更精準獲知附近社區民眾需求。

事實上,躍獅連鎖藥局還肩負了其他使命。首先,去年與資策會合作於民生社區開設了智慧藥局 1 號店、緊接著今年於台北馬偕醫院對面開設 2 號店,希望未來能應用更多資通訊來精準服務到社區客戶。

第一個面向是讓社區藥局的藥師利用數位資料更熟悉客戶,然後進一步能給予更多個人化的健康建議與關懷。

第二個面向是讓智慧藥局作成為長照的據點,與資策會「馨生活聯盟」合作,這些長照據點將稱之為「馨聚點」,讓藥局不止有櫃檯與貨架。因此在智慧藥局二號店中,可以看見有三分之一的空間空了出來,成為社區中社交群聚的空間,若社區利用此處舉辦活動,就有機會同步健康照顧的相關資源,並且能帶領社區銀髮族做肌力或腦力的測驗,擴展藥局的服務範圍。

透過策略合作,踏出白色巨塔

「看見以前街頭巷尾的柑仔店轉變成現代化便利商店後,變得什麼事都能做,這就是一個典範,藥局若還是傳統的藥局就可惜了,所以我們希望能運用資策會的資通訊資源,賦予傳統藥局更強大的力量,去照顧社區民眾。」楊弘仁認為藥局應該成為社區健康照顧的中心,並擔負起這個責任,這也是與資策會合作的主因。

畢竟智慧藥局的服務流程已經與以往不大一樣,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最適合社區,都不是醫藥本業熟悉的領域,需要有一個合作夥伴去做前置的研究調查與規劃設計,提供專業的建議。

楊弘仁並語重心長地表示,「醫界裡常有專業本位,感覺都是病人來找醫生,醫生出去招攬病人做行銷,傳統觀念都會覺得很 low 。所以我們談醫電結合,或是醫藥電子……這些未來的應用,好像投入很多,卻仍然沒有發生什麼,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醫院的封閉性、僵固性與本位性,唯有突破這些,才能真正地活化。」

為了加速激發,敏盛醫療體系開始促成醫院與藥局的互動,透過醫師與藥師的互訪,先嘗試在內部做有效的整合,並在臉書上直播,利用資通訊為工具,讓醫院的資源往外擴散,慢慢形成機制。楊弘仁表示,目前看來有效,也顯示數位轉型必須運用正確的策略與方法來執行。為更加速推動,敏盛醫療體系更於今年 8 月成立「醫電數位轉型公司」,這是一支帶領體系推動醫療與電子結合,達成數位轉型的先行部隊。

以專精部隊領航轉型任務

若藥局是醫電數位轉型的前哨站,「醫電數位轉型股份有限公司」就是引領前進的先鋒,他們承接將醫療與電子數位間的門一扇扇打開的任務,擔負引進跨界資源的責任。公司執行長何偉光指出,「目標很大、項目很多,但會從最前緣的應用服務開始做起。」他並且表示,前緣非尖端科技,而是體系中人員與客戶每日作業的實際應用,「其中就有非常大的空間與需求,現有的系統與機制,若能與資通訊結合做好串接,就能產生加乘的效果。例如藥局、醫院、健檢、電商四個不同體系若要能互動,首先要讓體系內部的資源互相串接,這就要靠資通訊,但若串接成功,相信服務質量、市場範圍都會增長,最後終究能反映至營業收益。」 這是現階段的目標。

醫電整合的未來充滿想像,何偉光表示「最大的挑戰是不知道還有多少挑戰」,但短短4個月來,醫電數位轉型公司已經接觸了 30 幾個案子,評估後至少有三分之一可以進行。有的與醫院各科別整合,有的可導入醫院流程;也有可與藥局或健檢合作的項目。

轉型改變體質非一蹴而就,成立新公司是楊弘仁的策略之一,畢竟「醫療體系原本業務即繁複,加上科層階級,數位轉型自內推動不易,另外成立醫電數位轉型公司作為先行,能跳脫體制,也能直接授權支持,效果會更好,資通訊專才若直接進入體系,有可能很快就陣亡。因為光是舊有的問題就無法解決不完,還有可能要面對內部的反彈與壓力。」因此,他與何偉光數度商討下,認為成立新公司是最好的方式,對內是數位轉型中心,對外可脫離醫界思維,以真正的商業模式去結合更多資源。

兼具成功心態與方法,期許自我建立典範

近年來,政府積極推動「精準大健康,醫療生態系」,但「大健康生態系」早就存在於敏盛醫療體系的藍圖中,而且在推動醫電數位轉型的過程裡,楊弘仁與團隊不時地思考敏盛醫療體系的特點,他們發現敏盛的規模適中,靈活度夠;加上又有資源投入,非常適合於作為醫界數位轉型的先驅者,當想到醫電數位轉型或許不僅能讓體系與時俱進,甚至還能引領風氣之先,建立可供遵循的典範與標準。

楊弘仁每思及此,就覺得責無旁貸,成功需要積極的心態,還需要有效的方法,他認為引進專家、專業是不二法門,而與資策會合作則是導入跨界資源的最佳途徑。

 

◎文章出處:

The News Lens  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43442

INSIDE  https://www.inside.com.tw/article/21606-smart-healthcare